近日,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引進的飛利浦Ingenia 3.0 T磁共振大孔徑放療模擬定位機在醫院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安裝調試完畢,正式投入臨床使用。這臺投入1600余萬元的大型放射治療輔助定位設備,是安徽省內配置的首臺放療專用3.0 T大孔徑磁共振模擬定位機,該項設備和相關技術的引進與開展,使得醫院乃至安徽在圖像引導腫瘤精準放療技術邁上了一個全新的臺階。
放療專用大口徑磁共振模擬定位機為近年來開發的全新放射治療模擬定位設備,是將磁共振圖像顯示清晰度高的優勢和放療模擬定位技術結合,讓腫瘤患者的放療定位圖像更加清晰和精準,且使用和CT定位完全一致的體位固定方式,讓磁共振圖像和CT圖像精準融合,使得臨床醫師在勾畫放療靶區具有常規CT定位無法比擬的技術優勢。讓放射治療能夠更加精準地打擊腫瘤保護周邊正常組織器官,是目前惡性腫瘤精準放療技術開展最優選的定位技術之一。
圖像融合后解剖結構清晰,便于醫師確認靶區,更加精準
顱內轉移瘤MR定位影像顯示清晰(右),顯著優于CT定位圖像(左)
該設備在放療定位中應用范圍廣,特別是在治療顱內腫瘤、頭頸部腫瘤、肝膽胰腫瘤、骨軟組織腫瘤和盆腔腫瘤等放療定位時能發揮更好的作用。我們常規使用的大孔徑CT模擬定位機可以提供很好的組織器官的形狀、位置及提供劑量計算所必需的各項條件,但是軟組織分辨率低,特別對顱內、頭頸部、肝膽胰、盆腔和其他軟組織腫瘤顯示不佳,很多腫瘤難以和正常組織分開,邊界不清晰。磁共振模擬定位機就可以很好的彌補這一缺點,醫生通過對MRI圖像和CT圖像的融合技術能夠精確地勾畫出腫瘤的邊界,分辨復雜部位的腫瘤和正常組織比鄰關系,更加精細的確定治療靶區和正常器官,從而可有效減少正常組織損傷,提高照射靶區的準確性,這對提高治愈率、降低放療副作用有非常大的幫助,是放射治療定位的技術迭代。
新設備的投入使用,將進一步鞏固和壯大醫院放射治療學科在安徽省的領先地位,推動醫院放射治療專業的未來發展,對推進國家腫瘤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也為廣大安徽及周邊省份的腫瘤患者帶來了福音。
(腫瘤放療科供稿)